Skip to content
鳴新聞

鳴新聞

國際 美食 生活 地方 兩岸 科技 醫療 其他

  • 首頁
  • 焦點
  • 新聞
  • 影音
  • 活動
  • 網紅
  • 美食
  • 即時
  • 財經
  • 國際
  • 兩岸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健康
  • 旅遊
  • 藝術
  • 地方

天氣好熱中暑了 白花油好用!?

2022年07月24日 13時48分

(生活中心/林秀貝報導 )

   最近天氣標高溫,常常令人覺得頭暈頭痛、口渴胸悶、食慾不振,這種現象是中暑了嗎?究竟什麼是中暑呢?

   現代醫學中,人們口中的中暑稱為熱傷害,程度由輕到重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中暑,起因都是在高溫炎熱的環境,因為汗出過多且未適當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症狀有肌肉痙攣、體溫升高、頭暈痛、噁心嘔吐,最嚴重的是中樞體溫調節失常,體溫升高卻不出汗,體溫飆高超過四十度以上且皮膚乾熱、無汗、心跳過快、抽搐、失去意識稱為熱中暑,真正的熱中暑必須盡速就醫。

     圖說:夏天酷熱易中暑,隨時補充水分電解質或隨身攜帶清涼膏藥塗抹皆可預防。

   有多年看診經驗的邱瀞瑩中醫師提到:以中醫的理論,”暑”乃自然界本然存在的六氣之一,環境溫度濕度高時,人體自然會出汗,出汗後熱隨汗而出,身涼脈和,水分電解質補充適當的情況下,一般不致病,所以大部分在中醫門診遇到的病人,自己描述的”中暑”或”熱到”,事實上常常不是上面所提及的熱傷害的類型,反而更常見的是”陰暑”。

    圖說:酷熱易中暑,也會有頭痛、疲倦無力、身體緊繃痠痛的症狀,

   簡言之,暑季生病,有的確實是因不避暑熱而中暑,稱為陽暑,但更多的是因怕熱貪涼而中寒,稱為陰暑。而陽暑,就是開頭所提及的熱傷害,因為暑熱傷氣傷陰,因而出現大熱、大渴、大汗、脈浮氣喘甚至無氣以動的症狀,預防方式也如同現代醫學所建議的要避暑,補充水分電解質,塗抹像白花油、薄荷油清涼止暈昡之類的、中醫方面可以方藥益氣養陰,加速復原。

      陰暑在診間比陽暑更常見,起因是畏暑貪涼,換到現代就是冷氣電扇對著吹,本來為了瀉熱要出的汗只出了一點或根本未出汗,汗出不暢,身熱無法由汗而瀉,就更容易有中暑的感覺。或者因為室內外溫差過大,汗出遇冷中了風寒,也會有頭痛、疲倦無力、身體緊繃痠痛的症狀,以為是中暑,事實上是中了風寒。避免陰暑的方法是平常要適當出汗,出汗後回到陰涼之處要等汗出盡、擦汗換衣,再吹風扇冷氣。

   圖說:醫師建議要避免中暑可多補充水分電解質,或塗抹像一條根、白花油、薄荷油這

         類清涼止暈昡之類。

南投立特藥局蕭藥師也提醒:天氣炎熱,飲食要注意,尤其要注意非必要的戶外活動要避免,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晒,以免中暑或引起其他的疾病。近期因較多民眾到戶外遊玩,一不小心就中暑了,都會到店里選購濟眾水、電解液、白花油、薄荷油、曼秀雷敦軟膏等來緩緩解因天氣炎熱造成的不舒服感。(文字整理:劉栗蘋)

  • 關鍵字
  • 國內新聞

延伸閱讀

朴子縣立體育館「家電・沙發名床・原木裝潢」名廠聯展 9/4強勢登場 五天限定全面特賣
朴子縣立體育館「家電・沙發名床・原木裝潢」名廠聯展 9/4強勢登場 五天限定全面特賣
08月27日|生活 地方
第五屆「桃園廉政電影節」5/8 開跑!
第五屆「桃園廉政電影節」5/8 開跑!
05月07日|未分類
米斯特穩健布局展店   再啟成長引擎
米斯特穩健布局展店 再啟成長引擎
10月14日|即時
RE/MAX 全球知名房產經紀公司,在台灣深耕5年,深化「共享、共好、共利」模式,雙喜臨門
RE/MAX 全球知名房產經紀公司,在台灣深耕5年,深化「共享、共好、共利」模式,雙喜臨門
03月23日|財經 生活 地方
影音/花蓮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登場
影音/花蓮曼波新城太平洋國際疊石藝術季登場
03月27日|即時
第10屆TEL台灣機器人大賽 高額獎金、日本參訪等你來報名!
第10屆TEL台灣機器人大賽 高額獎金、日本參訪等你來報名!
06月05日|即時

即時新聞

  • 生活
    全國故事志工齊聚臺中綠美圖! 用故事讓閱讀更有溫度
    2025-11-18
  • 旅遊
    六福莊黑色耶誕住房專案熱賣 雙人成行就送沉浸式舞會體驗
    2025-11-18
  • 即時
    國北教大 130 週年校慶 11/27 點燈祈福簡文秀邀唱平安夜!
    2025-11-18
  • 即時
    11月高股息ETF誰最會配?00900配息率居冠、00929三連升最吸睛
    2025-11-18
  • 生活
    半山夢工廠 3 週年慶開跑 3 重好禮回饋、電影與音樂活動不間斷
    2025-11-17

熱門新聞

鳴新聞
編輯部: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11巷50號1樓 電話:(02)2599-7150
電子信箱:minews.v@gmail.com
鳴新聞 Copyright © 2025
  • 首頁
  • 焦點
  • 新聞
  • 影音
  • 活動
  • 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