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鳴新聞

鳴新聞

國際 美食 生活 地方 兩岸 科技 醫療 其他

  • 首頁
  • 焦點
  • 新聞
  • 影音
  • 活動
  • 網紅
  • 美食
  • 即時
  • 財經
  • 國際
  • 兩岸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健康
  • 旅遊
  • 藝術
  • 地方

金管會祭新規,高配息ETF神話走向終章?

2025年07月28日 08時30分

是新聞網  記者/林偉志

圖/unsplash

高配息ETF一直是國人追捧的「現金奶牛」,動輒10%以上的年化配息率讓許多投資人愛不釋手。然而,金管會近日發布全新ETF配息實務指引,被市場視為投資遊戲規則的重大轉折,預告高配息神話恐將告一段落。

ETF高配息 關鍵在資本利得

高股息ETF已成為台灣投資顯學,短短三年暴增16檔,規模突破2兆元新台幣,受益人數已達760萬人,等於每兩位台股投資人就有一人持有高股息ETF。這波瘋潮背後,最大誘因來自「高配息」:近年不少熱門ETF年化配息率一舉衝上10%以上,明顯高於過去平均5%~6%的水準,主要關鍵就在於「資本利得」挹注。

目前不少高配息ETF的配息率明顯高於其追蹤指數息率,包括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高股息(0056)、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等熱門ETF,年化配息率遠高於它們追蹤的指數息率。

例如00919今年5月年化配息率達12.92%,對比其追蹤指數息率僅4.59%;0056於6月配息率更達13.44%,指數息率僅4.51%。這背後的差距,主要來自ETF將股票賣出獲利(資本利得)納入配息來源,讓投資人感受到現金流「月月進帳」的快感。

新指引畫下紅線:高配息恐難為繼

然而,這樣的配息結構並非無風險。為了確保ETF配息以穩定股息為主,降低過度依賴資本利得、侵蝕本金的情況,金管會在最新發布的《ETF採用收益平準金作為收益分配來源實務指引》中明確規定,ETF實際配息率原則不應超過參考配息率(通常為追蹤指數的股息收益率),且配息必須以每單位實際配息金額計算,藉此防堵ETF以資本利得「硬撐」高配息,進一步保障投資人權益、降低「吃本」風險。

然而,指引亦保留彈性空間。若實際配息率高於指數息率,只需基金公司提出差異原因分析並備查即可。此舉雖設下制度防線,但也引發市場質疑:是否形同虛設、為高配息留後門?

配息將回歸基本面,投資焦點轉向總報酬

由於目前多檔高配息ETF的實際配息率,已是追蹤指數息率的兩倍以上,主要仰賴資本利得作為「補貼」,倘若金管會未來嚴格執行指引,現行動輒10%以上的配息率恐難以為繼,未來配息水準勢必向指數收益率(約3.5%至5.5%)靠攏,00919、0056等「配息王」恐將面臨降息壓力。

對仰賴ETF現金流的投資人而言,原本的高額配息將大幅縮水,勢必得重新規劃投資組合或另尋收益來源。同時,未來投資焦點也將逐步轉向總報酬表現,而非只盯著配息率。

面對變局,三大策略因應

高配息不是萬靈丹,面對配息環境變動,專家建議可從三方向調整策略:

  1. 檢視投資目的:若追求穩定現金流,可考慮債券ETF、REITs等較穩定收益工具;若偏向資本增值,建議挑選追蹤優質指數的ETF,專注總報酬率。
  2. 留意配息來源:新指引將促使配息來源更加透明。投資前應檢視基金公告,釐清股息與資本利得占比,避免落入「吃本金」陷阱。
  3. 分散配置、降低集中風險:勿全押在高配息ETF,可以分散投資到不同資產類別(像是股票、債券、商品),強化投資組合韌性。

整體而言,金管會新指引意在讓ETF市場回歸健康、透明本質。高配息時代若終將落幕,未來投資人的焦點也將從「誰配最多」轉向「誰的報酬最穩」。在規範與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下,ETF投資將邁向更健康、可長可久的新常態。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資料來源:https://www.yesmedia.com.tw/%e9%87%91%e7%ae%a1%e6%9c%83%e7%a5%ad%e6%96%b0%e8%a6%8f%ef%bc%8c%e9%ab%98%e9%85%8d%e6%81%afetf%e7%a5%9e%e8%a9%b1%e8%b5%b0%e5%90%91%e7%b5%82%e7%ab%a0%ef%bc%9f/
  • 關鍵字

延伸閱讀

AI、馬戲、舞蹈的《青春模擬器》  屯藝中心沉浸式劇場開啟青春與記憶對話
AI、馬戲、舞蹈的《青春模擬器》 屯藝中心沉浸式劇場開啟青春與記憶對話
10月15日|藝術
全國中醫藥界誓師挺改革 力挺衛福部中藥制度升級 攜手打造產業新局
全國中醫藥界誓師挺改革 力挺衛福部中藥制度升級 攜手打造產業新局
05月02日|即時
2025 能源轉型暨無煤城市成果交流論壇新北登場  邀集國際專家分享淨零減污共利新解方
2025 能源轉型暨無煤城市成果交流論壇新北登場 邀集國際專家分享淨零減污共利新解方
09月30日|國際 地方
首屆「原住民族語言專業司儀人才培力」 【屏東場】首次雅美(達悟)族人參與競賽
首屆「原住民族語言專業司儀人才培力」 【屏東場】首次雅美(達悟)族人參與競賽
10月21日|未分類
「2025臺灣品牌國際賽研習營」論壇登場    國內外專家共議城市品牌賽事與運動科技
「2025臺灣品牌國際賽研習營」論壇登場 國內外專家共議城市品牌賽事與運動科技
07月25日|即時
【影評】捍衛戰士II:獨行俠  35年後的傳奇回歸
【影評】捍衛戰士II:獨行俠 35年後的傳奇回歸
08月18日|即時

即時新聞

  • 生活 旅遊
    2025台中好湯音樂會 谷關溫泉區熱鬧登場
    2025-10-26
  • 即時 生活
    桃園市「清潔隊員節表揚暨新裝發表」全國唯一清潔隊自主決定節慶的城市
    2025-10-26
  • 生活
    南投原之驛千人烤肉派對熱翻天!獵人盃射箭賽、烤豬合作社揭牌同歡
    2025-10-25
  • 美食 生活 旅遊 地方
    2025水流東紅酒音樂祭 紅酒搖滾登場 華信航空共推中台灣「地酒號」旅遊線
    2025-10-25
  • 生活
    南投「原之驛 Ba-Bu 樂園」盛大開幕 原風流水席掀起部落風潮
    2025-10-25

熱門新聞

鳴新聞
編輯部:台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11巷50號1樓 電話:(02)2599-7150
電子信箱:minews.v@gmail.com
鳴新聞 Copyright © 2025
  • 首頁
  • 焦點
  • 新聞
  • 影音
  • 活動
  • 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