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新聞/記者林秀芬/桃園報導】
根據農業部統計,全台寵物飼養量近400萬隻,飼主對寵物身後事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社會觀念轉變與少子化趨勢,寵物已從「生活伴侶」升格為「家庭成員」。七月專門為寵物舉辦的普渡法會日益增多,反映民眾對寵物往生後福祉的深切關懷。「約定地」寵物墓園便是以「讓寵物在往生世界繼續快樂生活」為核心理念,打造融合宗教關懷與情感寄託的寵物安息空間。
位在桃園市中壢青埔精華地段的「約定地」寵物墓園,是由知名的法師世家出身的張宸睿所創立,其家族十多位成員長期從事宗教服務,在接觸大量寵物臨終法會需求後,發現飼主們渴望為毛小孩提供更完整的生命終點服務。園區規劃室內設置109個38×38×38公分的寬敞骨灰靈位,遠大於行業標準,方便飼主按寵物生前喜好佈置個性化空間;並依信仰劃分多元宗教區域。室外則創新設計72個土葬位,搭配狗狗、貓咪專屬花葬區,更規劃草皮、球場及跑道三大主題區,讓往生寵物能在陽光下奔跑、嬉戲,延續生前活力。
園區負責人說,這種「快樂墓園」的構想,源自法師團隊觀察到飼主常將寵物骨灰壇擺放在家中顯眼位置的情感需求,因為他們希望毛小孩即便離世,仍能參與家庭生活,通過將宗教儀式與空間美學結合,園區成功將傳統殯葬的悲傷氛圍轉化為溫馨的紀念場景。
「約定地」寵物墓園提供多元化的服務方案與配套儀式,滿足不同飼主的需求。在安靈殯葬方面,園區推出團體樹葬與個別土葬兩種選擇,價格從1.8萬元起,合約期限涵蓋一年、三年、八年至終身,靈活適應飼主的經濟能力與情感規劃。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園區將傳統人類殯葬的完整儀式體系移植到寵物服務中,包括頭七法會、藥懺儀式、百日追思及周年祭奠等,由法師團隊全程主持,確保毛小孩的往生儀式與人類同等莊重。
這種「全週期關懷」模式,不僅解決了飼主面對寵物離世時的儀式空白,更通過宗教儀式的情感疏導功能,滿足飼主對寵物身後事的深層情感需求,也幫助主人逐步走出哀傷,為寵物生命終點賦予更多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