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新竹縣SBIR即日起開放申請到7月11日截止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全家一起看見台灣」新五年環境公益關懷計畫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全球首屆「世界加盟日」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力挺國產鮮乳 推動在地信任供應鏈!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齊柏林空間】 展覽主題|「群森之源」、「森林之境」及「森野之續」 《共森》|2025/03/21-2026春季

2025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起跑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中美館開館展萬物的邀約主題亮相 集結國內外策展陣容引領臺中邁向藝術新時代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臺灣首座結合市立美術館與市立圖書館的文化地標「臺中綠美圖」將於今年12月正式開館。坐落其中、備受各界期盼的臺中市立美術館,今(7月10日)舉辦記者會亮相開館展《萬物的邀約》策展理念與第一波參展藝術家名單,為開館展揭開序章。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開館展匯聚國際策展視野與在地藝術能量,展出多位臺中前輩藝術家作品,促成跨文化對話,展期自12月13日至明年4月12日,邀請市民走入這座藝術與知識交會的新場域。

陳佳君局長、賴依欣館長及策展人周伶芝合照。圖片來源_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局長指出,臺中有深厚的藝術脈絡與歷史積累,匯聚來自各地的居民與國際訪客,對藝文活動的期待日益殷切。綠美圖作為全國首座結合市立圖書館與市立美術館的複合式文化空間,其開館展備受各界矚目。《萬物的邀約》策展計畫呼應建築特性,由國內外策展人共同合作,並跨足多元藝術領域,期望以豐富展演形式滿足市民與旅客多元的文化需求。

臺中市立美術館賴依欣館長簡報。圖片來源_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陳局長進一步表示,中美館策展團隊此次特別聚焦中部的藝術發展脈絡,結合館藏特色與國際視野,同時關注在地藝術家的創作能量。展覽匯集葉火城、林之助、呂璞石、王清霜等多位前輩藝術家的作品,呈現不同時代藝術家如何描繪臺中風土與人文景致,也透過《萬物的邀約》主題,串聯本地與全球藝術對話,開啟跨時空、跨文化的交流,為綠美圖揭開精彩開館序幕。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陳佳君局長致詞。圖片來源_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中美館長賴依欣表示,中美館開館首展《萬物的邀約》依循國際策展模式,由中美館策展團隊攜手臺灣策展人周伶芝、美籍策展人艾蕾娜・克萊爾・費爾德曼(Alaina Claire Feldman)、羅馬尼亞籍策展人安卡・繆雷・金(Anca Mihuleţ-Kim)共同合作策劃。三位策展人經歷豐富,周伶芝現為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設計系與舞蹈系兼任助理教授,曾參與兩廳院等大型藝術計畫,費爾德曼為現任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蘭森加州藝術學院與美術館(IMCA)首席策展人,並曾任國際獨立策展人聯盟(ICI)的策展總監,而繆雷・金曾參與策劃新加坡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羅馬尼亞館等多項重要國際展覽。

臺灣策展人周伶芝分享策展理念。圖片來源_臺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中美館表示,三位策展人實地走訪、研究臺中景觀和城市文化,以及所在地中央公園的獨特脈絡—從乘載複雜歷史記憶的水湳機場,變遷為都會綠地等發展,與中美館策展團隊共同提出展覽主題《萬物的邀約》,從美術館所處的城市風貌與自然環境中汲取靈感,探討人類與動植物、多物種如何在現代都市中共存共生,透過展覽向觀眾提出邀約,共同走入我們身處的環境裡,重新學習傾聽來自環境中萬物的聲音。展覽預計展出20國家、逾70位國內外藝術家作品,涵蓋繪畫、裝置、表演與文學等跨域創作,展現大臺中深厚的文化能量。

綠美圖文化之森實景。圖片來源_SANAA事務所提供

臺灣策展人周伶芝表示,感謝中美館促成三位女性策展人共同合作此次展覽,聚焦自然、歷史與人類關係,並展出多件為中美館量身創作的新作,期盼透過藝術重新建構萬物共生的敘事,呼應時代變遷與當代生態挑戰,邀請觀眾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連結。另兩位國際策展人也為記者會錄製影片,其中羅馬尼亞策展人安卡・繆雷・金特別提到,中美館提了一個有創意的策展概念,巧妙地將前輩藝術家的精神與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能量結合起來,令人印象深刻!

文勝鉉《論薄與透明之物》,2025,影片截圖

中美館表示,依循策展理念,展覽邀請多位國內外藝術家進行全新委託創作,體現藝術在地實踐與全球當代視野的融合。國際委託創作邀集波蘭藝術家卡羅琳娜・布雷古瓦(Karolina Breguła)、韓國藝術家鄭素英(Soyoung Chung)與文勝鉉(Seunghyun Moon)、日本藝術家鈴木悠哉(Yuya Suzuki)、比利時藝術家阿德里安・提爾提奧(Adrien Tirtiaux)等參與;臺灣則有王虹凱、林仁達+余政哲+NO登山社、陳瀅如、許家維、廖昭豪、劉玗與饒加恩等帶來全新創作。展覽亦涵蓋表演藝術面向,由TAI身體劇場、窮劇場、蘇文琪-YILAB當代舞團,以及深耕臺中的國際外文雜誌《白木耳》等團隊,透過舞蹈、劇場與聲音激盪多樣藝術詮釋。

公共空間委託創作藝術家林明弘。圖片來源:藝術家林明弘提供

此外,展覽亦將呈現多件首度於國內美術館亮相的國際知名作品,包含希臘藝術家露西雅・阿拉瓦努(Loukia Alavanou)、海地藝術家邁蘭德・康斯坦特(Myrlande Constant)、德國觀念藝術家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的罕見晚期雕塑,展現其對物質運動與自然信仰的關注。另有行為與錄像藝術先鋒瓊・喬納斯(Joan Jonas)以亞洲民間傳說為靈感創作的風箏裝置,以及《小王子》作者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的珍貴手稿與文獻,從文學視角引領觀眾思考自然與情感的連結。

綠美圖空拍圖。圖片來源_SANAA事務所提供

中美館補充,此次亦公布兩件公共空間的國際藝術委託製作,回應建築穿透性與場域流動特質,開啟藝術與空間的對話,並預計以兩年為週期,成為市民生活中的藝術標記。韓國藝術家梁慧圭(Haegue Yang)將首次於臺灣打造大型委託創作,設置於館內挑高27公尺的大廳,象徵臺韓跨文化的自然精神連結;另一件則為臺灣藝術家林明弘的作品,透過繪畫錯位與印刷轉譯,展現當代視覺文化的符碼。另中美館官方網站(https://www.tcam.museum)與Facebook、Instagram等社群平臺已正式上線,開館前歡迎持續關注中美館動態,共同迎接臺中全新的藝術生活場域。

綠美圖入口大廳。圖片來源_SANAA事務所提供

今日記者會,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陳佳君、臺中市立美術館長賴依欣、開館展臺灣策展人周伶芝、參展藝術家鈴木悠哉(Yuya Suzuki)、蘇文琪、執行製作楊舒涵等皆到場共襄盛舉。

中市閱讀起步走百場活動、萬份禮袋邀親子共讀 文化局長:每天10分鐘給孩子閱讀世界的力量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台中市立圖書館推動0至5歲嬰幼兒閱讀的「閱讀起步走」系列活動今(3)日於市政大樓惠中樓溫馨啟動。今年活動將於全市46間圖書館舉辦逾百場親子共讀活動,預計發送1萬份閱讀禮袋。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市府整合圖書館、社宅、監所與行動圖書車資源,打造閱讀無界限的友善環境,讓書本如蝴蝶般飛入城市每個角落,陪伴孩子成長茁壯。

現場來賓與親子天下樂樂大合照

「給孩子10分鐘,就是給他閱讀世界的能力!」陳局長表示,「閱讀起步走」是市府持續多年推動的重要嬰幼兒閱讀計畫,今年主題為「閱讀 in 台中」,自7月至12月於全市46間圖書館將辦理超過百場的嬰幼兒閱讀活動,預計發送1萬份閱讀禮袋,期盼透過每日10分鐘的親子共讀,從聽覺、觸覺到理解,引導幼兒認識世界。

文化局長陳佳君頒發閱讀禮袋予親子家庭

陳局長指出,市圖串聯都發局、社會局親子館、社福機構、台中女子監獄、裕元教育基金會及台中市玩具銀行等單位,共同推動「閱讀起步走」,讓每位孩子都能在親子共讀中找到專屬的閱讀起點與溫暖時光。另也將閱讀推廣延伸至戶外場域,包括每年的市民野餐日活動、全市圖書館的繪本展覽講座,此外,臺中市7部行動圖書車穿梭偏鄉學校及社區、提供圖書服務,展現創新閱讀行動力。

2025閱讀起步走活動正式啟動

啟動記者會氣氛熱烈,《親子天下・小行星幼兒誌》人氣角色「樂樂」帶來活潑唱跳表演,大小朋友熱情參與、笑聲不斷。市府附設托嬰中心與新劍聲幼兒園親子代表獲得首批閱讀禮袋。現場一位陳小姐分享,這是她第二次帶孩子參加活動,去年寶寶才6個月大,對收到的禮袋特別喜歡,今年特地再來參加,希望持續陪孩子一起在閱讀中成長。今年「閱讀起步走」禮袋由圖像創作者吳睿哲設計,以蝴蝶象徵生命蛻變與閱讀成長,融合自然與環保概念,體現親子共讀與永續發展理念。現場同步展出嬰幼兒書展,吸引家長駐足翻閱,書香氛圍濃厚。

文化局長陳佳君致詞

中市圖補充說明,此次活動內容多元,不僅推廣嬰幼兒閱讀,也安排多場父母成長講座,邀請童書作家王淑芬、親職專家何翩翩及兒童醫師馬大元,分享教養觀點與情緒支持,陪伴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另規劃10場「閱讀創意活動」,首場將於7月12日在中央公園觸覺體驗區登場,邀市民攜家帶眷野餐、欣賞兒童劇團演出,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子在自然與藝術中愛上閱讀。

現場書展吸引親子共讀

中市圖最後提醒,「閱讀起步走」活動將持續至年底。凡設籍台中、育有0至5歲幼兒的家長,只要持幼兒借閱證至任一圖書館借閱10本書,並參與任一場活動或完成學習單,即可兌換限量閱讀禮袋。歡迎家長攜寶貝走進圖書館,翻開故事書、展開想像力,讓閱讀成為孩子成長路上最美的陪伴。更多活動資訊請見中市圖官網(https://gov.tw/9ha)。

臺中市閱讀起步走記者會大合照

今日記者會,市議員劉士州、文化局長陳佳君、文化局副局長施純福、中市圖館長曾惠君、后里區長賴同一、大安區長許宏綺、西屯區副區長嚴錦堂及本市各區公所代表、法務部矯正署台中女子監獄科長蔡佳容、台中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巫春慧、裕元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李義男、自行車探索館營運總監汪家灝、親子天下整合傳播中心政府部副總監張靜媛、前台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副教授謝寶煖、唐氏症基金會幼兒教育部副執行長鄭賢明、勵馨基金會中區辦公室倡議專員龍逸玟、台中市政府附設員工子女托嬰中心主任史智勻、台中市私立新劍聲幼兒園執行長余舜鈴、台中市山海屯故事協會理事長王淑芬、台中市台中故事協會理事楊素美、台中市魔法小荳力故事協會團長陳嘉幸及市圖所屬故事志工劇團代表等人皆出席,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法委員楊瓊瓔、廖偉翔、黃仁、市議員黃馨慧、李中、邱愛珊、林霈涵、吳振嘉服務處也派代表共襄盛舉。

打造客庄閱讀新風貌 中市石岡、新社圖書館7月啟動改造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為傳承客家文化、營造優質閱讀環境,由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協助臺中市政府成功爭取客家委員會「客庄創生環境營造計畫-客庄文化發電機計畫」補助,自7月15日起陸續啟動石岡、新社圖書館改造工程,未來將導入智慧化設備與友善設計,打造融合文化與科技的閱讀新場域。兩館工程期間服務不中斷,市民可前往臨時服務處或鄰近圖書館運用閱讀資源。

兩館閉館期間行動圖書車也持續巡迴社區與學校辦理閱讀推廣活動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市長盧秀燕上任以來致力推動閱讀平權,致力打造閱讀友善城市,積極爭取中央各項補助興建及優化圖書館。石岡及新社圖書館位於山城客庄重點發展區,此次石岡與新社圖書館的改造工程,獲中央補助5,918萬元,市府也編列1,670萬元,除優化館舍空間與服務機能外,也融入在地客家文化特色,期望未來兩館成為兼具閱讀推廣與客語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

石岡圖書館8月1日閉館,改至原石岡消防分隊廳舍設置臨時服務處,提供服務

民國82年完工啟用的石岡圖書館,以「客家文史」為館藏特色,保存客家文史書籍及地方珍貴史料,館內設有客家文物館,圖書館建築爲客家傳統圓樓風格,是中部最具客家特色的公共圖書館。而新社圖書館於78年啟用,位於山城綠意環繞的社區,是陪伴民眾成長的文化場域。未來改造後兩館將增加多元客家主題書籍,並結合客語推廣活動,以及運用客家館藏主題策展等,以打造中部地區客庄文化傳承場域。

新社圖書館9月1日起閉館,臨時服務據點設於圖書館對面,繼續提供服務

中市圖進一步說明,兩館開工前將先進行圖書打包作業,並暫停閱覽服務,但基本服務不間斷,石岡圖書館7月15日至7月31日於原址1樓仍持續提供辦證、還書及預約取書服務,8月1日始全面閉館,改至位於原石岡消防分隊廳舍設置臨時服務處(臺中市石岡區豐勢路1171號)。新社圖書館則自8月19日至8月31日暫停閱覽服務,但仍於原館1樓提供辦證、還書及預約取書服務,9月1日起全面閉館,臨時服務據點設於圖書館對面(新社區樂齡學習中心旁),繼續服務在地民眾。 兩館除在臨時服務處提供預約取書、還書、辦證服務外,市圖的行動圖書車也持續巡迴社區與學校辦理閱讀推廣活動,讓書香服務不中斷,閱讀不打烊。更多的書車服務請至中市圖官網(https://gov.tw/EcY)查詢。

 

石岡圖書館以「客家文史」為館藏特色,保存客家文史書籍及地方珍貴史料

 

 

臺中表演藝術團隊閃耀國際舞台 囝仔人與Mimofatguy 展現臺中創意能量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為鼓勵臺灣優秀表演藝術團隊藉國際知名藝術節增進國際視野,建立與專業人士交流平台,拓展國際表演空間,文化部已連續多年徵選團隊補助前往參加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與愛丁堡藝穗節。今(20)日由文化部主辦的「2025外亞維儂藝術節暨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行前記者會,記者會現場介紹今年獲選參加的表演藝術團隊及作品,其中包含臺中市立案演藝團隊囝仔人《果子去哪裡?》,以及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策展的《愛情烏托邦》作品,其導演及表演者「Mimofatguy」為臺中知名街頭藝人,展現臺中創意能量。文化局長陳佳君也特別出席記者會為「臺中隊」加油打氣,祝福國外演出順利。

今日記者會表演團隊大合照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臺中市長期致力於扶植表演藝術團隊和街頭藝人,未來將持續挹注資源,並協助申請文化部或國際交流補助,讓在地表演藝術者走向國際舞臺,讓世界看見臺灣、看見臺中。《愛情烏托邦》去年於「臺中夏日馬戲節」演出時,Mimofatguy結合幽默即興與傳統小丑元素,突破劇場限制,融入觀眾生活,展現出深厚的現場控制與即時張力,獲得現場觀眾一致好評。

文化局長和FOCASA團隊合影

臺中市傑出街頭藝人Mimofatguy本次將帶著這齣備受好評的作品《愛情烏托邦》前進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透過肢體語彙描繪愛情的奇幻與詩意。擅長融合默劇、小丑與魔術的Mimofatguy,不僅是街頭演出人氣王,近年也在劇場舞臺上嶄露頭角。在《愛情烏托邦》中,他以幽默詼諧的肢體演出,成功拉近觀眾與馬戲的距離,令人耳目一新,也是一場代表臺灣幽默與創意實力的表演。

文化局長祝福臺中優秀街頭藝人Mimofatguy赴法演出順利

「囝仔人」為臺中立案演藝團隊,專注於結合生活物件、光影與偶戲等手法,發展獨特敘事風格,以「物件劇場」為創作核心,擅長運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進行敘事,營造童趣又具哲理的劇場氛圍。其作品兼具教育意涵與藝術性,深受親子族群與劇場愛好者喜愛。2025年《果子去哪裡?》延續前作《節氣果物語》系列的創作精神,講述一顆果子在季節變化中的冒險旅程,象徵著人與土地、自然的連結與成長,此次將帶著這齣原創物件劇場作品前進愛丁堡藝穗節,將以臺灣的文化故事與國際觀眾對話。

文化局長替臺中立案演藝團隊「囝仔人」加油打氣

文化局長陳佳君補充說明,文化是城市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臺中會持續透過制度化的藝文補助機制,鼓勵在地團隊深耕創作,並以國際展演為長期培育目標,冀望更多臺中人在國際舞臺發光發熱,把臺中的創意能量帶上世界舞臺。文化局一整年都規劃有豐富多元的展演活動,更多活動資訊,請上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官網(https://www.culture.taichung.gov.tw),或臺中文化小尖兵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chungCulture)查詢。

臺中立案演藝團隊「囝仔人」《果子去哪裡?》演出劇照2.(攝影林筱倩)

114年度臺中市傑出演藝團隊8強鼎立 新秀不二擊進軍國際、新藝芳第三代接班創新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經過激烈競爭,114年度臺中市傑出演藝團隊由8組團隊獲選,今(26)日於臺中林酒店舉行授證典禮,文化局長陳佳君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感謝和肯定獲獎團隊的成就,也感謝所有團隊與市府攜手努力,執行成果連續三年獲得文化部考評「特優」佳績,展現臺中豐沛的表演藝術能量,陳局長也期許團隊持續成長茁壯,讓更多國人和世界友人認識臺中表演藝術之美。

114年度臺中市傑出演藝團隊8強鼎立,讓更多國人和世界友人認識臺中表演藝術之美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臺中市有超過750組演藝團隊,市府用心推出多元補助、輔導和行銷推廣等支持方案,其中,「傑團徵選與獎勵計畫」已辦理第28年,入選團隊都是音樂、戲劇、舞蹈等領域的菁英,演出遍布國內和國際舞臺。此外,經過多年陪伴與扶植,今年更破紀錄有5組團隊入選「國藝會Taiwan Top」,市府也期待未來有更多臺中傑團入選相關計畫。

114年度臺中市傑出演藝團隊8強鼎立

文化局長陳佳君指出,今年獲選的傑團都相當具有實力和特色,尤其新秀輩出,展現源源不絕的活力。音樂類的「不二擊聲音製造所」從擊樂、聲響實驗出發,探索生活周遭的各種聲音,去年參與本局「2024藝起Artgogo」的演出作品《寄聲之廟》更入圍台新藝術獎肯定,今年初也前往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華藝節演出。同時,擅長將戲劇走入生活空間的「20%實驗劇坊」,多年來以中區為基地,透過田野調查、結合在地文史團隊和商家,以「漫遊劇場」形式帶領觀眾遊走街廓,重新體驗與回味舊城記憶。

文化局長陳佳君代表市長盧秀燕出席感謝和肯定獲獎團隊的成就

文化局說明,「新藝芳歌劇團」創團超過40年,將歌仔戲不斷精緻化,從外臺演到劇場,將傳統古冊戲、神鬼戲與傳統家將文化細緻融合。「台中聲五洲掌中劇團」創團60年,保留傳統布袋戲的精髓,也開發創新題材和科技結合,以超人氣金光布袋戲吸引許多年輕觀眾。

台灣揚琴樂團以揚琴合奏醞釀獨特的臺灣風味

文化局進一步表示,「台灣揚琴樂團」是亞洲第一個揚琴樂團,長期邀請作曲家創作,累計超過400首作品,以揚琴合奏醞釀獨特的臺灣風味,同時積極栽培年輕揚琴演奏家。而「時間藝術工作室」則從當代音樂出發,以多元、跨域的演出,展現當代音樂實驗的新面貌。

極至體能舞蹈團是臺中最早創立的當代舞團,作品結合美術與編舞藝術

文化局指出,「極至體能舞蹈團」是臺中最早創立的當代舞團,作品結合美術與編舞藝術,也打破劇場限制,走進美術館和大自然,與老少民眾共同創作。「藝術報國」作品不限於舞蹈,持續發現生活中的創造力,展現生命深刻的本質,同時以「藝術報國基地」為實驗場域和交流平台,讓多方的藝術能量在此迸發。更多臺中表演藝術品牌團隊活動資訊,請至文化局官網(www.culture.taichung.gov.tw)查詢。

中美館重點藏品搶先看 葉火城火炎山下將於開館展亮相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台中綠美圖即將於12月開館,台中市立美術館開館首展也將同步登場,並將展出中部美術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豐原班」核心人物葉火城的作品〈火炎山下〉,展現台中藝術豐沛的能量。

中美館在籌備階段即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葉火城畫室情境展示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美術館館藏包含購藏、捐贈和從文化中心移撥的藏品,多為中部藝術家的重要作品,現已入藏620件,未來中美館也將持續蒐購,以符合中美館典藏政策。中美館典藏研究也將以中部藝術發展為核心,從美術史、城市文化意象等角度切入,引導市民從生活出發,以多元的方式感受藝術。而開館展展出的名作〈火炎山下〉,為中美館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之一,也是葉火城晚年重要的作品。畫作呈現從大安溪畔眺望遠方火炎山的景致,整件作品色彩與筆觸細膩,近距離欣賞作品,更可感受到葉火城對於鄉土有著濃厚、深切的情感。

葉火城〈火炎山下〉將於開館展亮相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說明,中美館在籌備階段即梳理中部藝術發展脈絡,並特別關注從台中在地發展的「豐原班」。「豐原班」重要指標人物葉火城(1908–1993)出生於台中豐原,任職豐原國民學校校長期間,積極扶植當地青年藝術家,並邀請昔日學弟李石樵來台中共同指導。這群青年藝術家日復一日以雙腳走訪鄉土,以畫筆寫生記錄,形成風格鮮明的「豐原班」。這群藝術家的作品多描繪台灣中部的風景,並屢獲省展與教員美展肯定,進而成立「葫蘆墩美術研究會」,成為推動台中藝術發展的重要力量。中美館未來也將規劃展出更多「豐原班」經典作品,讓市民認識台中文化藝術輝𤾗的歷史。

中美館補充,台中市立美術館典藏查詢系統已經上線,開館前民眾可搶先上中市美術館網站一覧精彩館藏(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tcam_collectionsweb)!中美館也將陸續公布開館展資訊,邀請大家持續關注中美館動態。

普利茲克獎建築師妹島和世、西澤立衛在台首件作品 臺中綠美圖12月即將開館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台中綠美圖將於12月13日開館,該建築由今年受邀參與大阪萬博的國際知名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所創立SANAA事務所所設計,是兩人在台的首座大型公共建築作品,融合自然、藝術與知識,預期將為市民帶來全新的文化生活體驗。

國際知名日本建築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的建築在全球受到肯定,例如知名的日本金澤21世紀美術館每年吸引國內外超過兩百萬的觀眾造訪,為金澤市注入都市再生的新興能量。而綠美圖作為兩人近年來最大型的設計作品,從設計之初就備受矚目,建築設計概念巧妙融合建築與公園環境,採用兩人擅長的設計手法,呈現出輕盈、開放性高、與自然環境融合特色,在建築外觀覆蓋上一層有如銀白薄紗的擴張網,以呼應周邊環境;透過抬升建築量體高度,更讓綠意、風與光流入建築,打破單一出入口限制,創造出歡迎大眾從城市四方八方進入的友善場館,也將為台中帶來文化新氣象。

綠美圖空拍示意圖

文化局說明,綠美圖建築空間上,突破了單一場館空間限制,創造出結合美術館與圖書館精神的融合空間,如可眺望中央公園及城市的戶外閱讀及表演空間「文化之森」,期待民眾在此與閱讀和藝術隨機相遇,激發創造。市府也特別邀請知名設計師聶永真為綠美圖打造識別度高的Logo,以雙直線呼應建築理念,聶永真說明,中間的留白則交由大眾發揮個人想像,也讓來訪的人感受這個場館富含的包容與可能性。

可眺望中央公園及城市的戶外閱讀及表演空間「文化之森」

台中綠美圖將於12月13日正式開館,屆時將推出開館展覽及豐富的系列活動,從藝術、閱讀推廣到多元形式的公共參與,為民眾帶來煥然一新的藝術體驗。更多開館資訊與活動內容將陸續公布,敬請期待。

中市文化局辦理說明會 帶領文創業者找伯樂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積極輔導本市文創業者升級,搭建文創輔導平台,首場文創資源說明會於4月17日在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舉辦,以「永續文創生成式」為主軸,並倡導文化ESG精神,吸引線上和線下超過百位文創業者共襄盛舉,現場交流踴躍。

文創資源說明會大合照

文化局長陳佳君表示,文化本身就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和永續精神高度契合,臺中一直是文創的重要基地,未來文化局會繼續協助大家,把文創做得更有深度,也更有社會影響力。這次資源說明會,請到李又芳主任說明文化ESG相關資訊,希望能成為公部門和民間部門的平台。

說明會Q_A時間與民眾互動

文化局表示,臺中許多企業相當支持文化ESG,例如羅布森股份有限公司捐贈1億元給臺中市政府,在南屯區文小65文教用地打造「羅布森圖書館」,合力打造台中市最美的生態地景圖書館,創造永續閱讀空間,讓台中成為軟硬實力兼備的幸福城市。

文化局長陳佳君分享臺中文創永續發展願景

文策院 ESG for Culture 影響力中心李又芳主任分享了企業和文化內容合作的五種方式,並透過幾個精彩案例說明如何把ESG精神真正落實在文化創意裡。她提到像是華城電機出資協助馬戲團到育幼院演出、瀚宇彩晶與芒果遊戲攜手成為長期夥伴,以及許多企業一起投資台灣電影和運動產業等,這些都是文化與企業攜手創造影響力的經典案例。

李又芳主任以實務案例分享文化ESG

卜光工作室主理人張軒豪分享:「以前對ESG只有模糊印象,這次聽完才知道文創也能和永續這麼緊密地結合」、口袋雨林工作室主理人曾偉菖說:「從這次資源說明會了解到許多政府補助相關資訊,受益良多」,本次活動促進了知識交流與跨領域連結,與會者紛紛表示收穫豐富。

現場觀眾踴躍發言與提問

文化局說明,本次說明會內容豐富,非常精采,考慮部分民眾反應希望重溫活動精華,或是當日未能親臨現場,特別將說明會直播影片連結上傳至「台中原創,在地文創」Youtube頻道(https://reurl.cc/W0Rl0D)歡迎大家點閱欣賞,一同了解現場內容。

此外,為呼應國際趨勢,讓AI科技成為文創事業的大力助手,文化局將接續在今年6月份舉辦「永續文創AI生成式」系列講堂,分享永續相關內容、品牌實戰經驗及AI科技輔助的設計力與相關責任風險,內容豐富可期。更多資訊,可至「台中原創,在地文創」(https://www.tcod.com.tw/)官網或是FB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