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新竹縣SBIR即日起開放申請到7月11日截止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全家一起看見台灣」新五年環境公益關懷計畫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全球首屆「世界加盟日」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力挺國產鮮乳 推動在地信任供應鏈!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齊柏林空間】 展覽主題|「群森之源」、「森林之境」及「森野之續」 《共森》|2025/03/21-2026春季

2025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起跑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介惠基金會中秋重陽行動 偏鄉長輩獲居家修繕與營養補給

【記者廖宥婷 /台北報導】

在中秋團圓、重陽敬老的前夕,介惠基金會啟動「愛,與介惠同行」計畫,攜手專業職人志工走入偏鄉,為弱勢長輩與身心障礙者進行浴室、廚房修繕,並提供營養補給,改善生活品質。

介惠結合補體素等企業資源,依長輩不同需求提供個別化的營養支持

70多歲的陳伯伯因日本腦炎造成智能障礙,長年由哥哥照顧。過去家中浴室昏暗、廚房水龍頭故障,清潔、料理困難重重。如今在基金會串聯衛浴廠商與志工協助下,浴室重新明亮、廚房水龍頭恢復正常,生活更有安全感。

介惠攜手臺北市新匠堂公益協會職人協助偏鄉長輩改善家中照明

87歲的洪顏奶奶因中風、膝蓋手術行動不便,長期依靠助行器,浴室漏水加上地面濕滑,讓她每次洗澡都提心吊膽。透過基金會協助,浴室加裝防滑設施並修復水龍頭,她安心地說:「洗澡不用擔心會跌倒了。」

介惠串聯太子衛浴提供衛浴設備,改善長輩日常起居的安全與便利

除了居家修繕,基金會也關注長輩健康,攜手企業資源,針對一般長輩、洗腎與糖尿病患者,以及視力保健需求,提供專屬營養補充,讓長輩「被理解、被照顧、被重視」。

職人志工與長輩討論使用需求以確保符合實際需要

此次行動獲得台北市新匠堂公益協會、太子衛浴、正德防火、思耐得生技與文華生技等跨界響應,共同提供技術、設備、防火器材與營養補給品。基金會執行長施欣錦表示:「比起豪華物資,長輩更需要能真正改善生活的幫助。希望更多企業與社會大眾加入,讓關懷深入更多角落。」

介惠基金會誠摯邀請社會大眾,以一份愛心關懷偏鄉長者,也為自己的家庭添一份福氣。

即日起至114年10月31日止,捐款滿額可獲贈「芙玉寶元寶手工皂」。介惠基金會誠摯邀請社會大眾,以一份愛心照顧偏鄉長者,也為家庭添一份福氣。

勸募字號:衛部救字第1131364234號
募款連結:https://www.jhf.org.tw/contents/project_ct?page=1&p_id=47

介惠基金會推「數位職能陪跑計畫」 青年轉職迎向新契機

【記者廖宥婷 / 台北報導】

面對數位轉型浪潮,不少青年或轉職族因缺乏資源與技能而陷入瓶頸。根據104人力銀行《2024職場學習白皮書》,「AI工具應用」進修比例已從14%竄升至31.9%,僅次於硬技能與語言學習,顯示數位力已成為跨產業的必備能力。

創新技能培力,團隊陪跑,讓學員在學習中加值,自信轉職

介惠基金會自2024年起在摩根大通支持下,推動「科技女力」培力計畫,協助女性成功轉職。今年進一步升級為「數位職能陪跑計畫」,並攜手資展國際、緯育、聯成電腦等專業培訓機構,提供AI、雲端、前端工程、資料分析等課程,並設立補助資格,減輕18至35歲轉職青年的學習負擔。

成果發表會現場,學員自信展現專案成果。

介惠基金會執行長施欣錦表示,穩定職涯是解決許多社會問題的關鍵。許多青年因經濟壓力或自學受挫而無法完成轉職,因此計畫特別強調「陪伴精神」,從課前需求探索、課中輔導,到結業後的履歷健檢與面試追蹤,形成完整支持系統。

介惠團隊與學員交流,協助他們釐清需求並規劃職涯方向。

參與者小琳(化名)原本是設計師,自學程式受挫,但透過計畫循序漸進,成功成為全端工程師;小米(化名)則從製造業轉職為Java工程師。她們都表示,最大的收穫不只是技能,而是持續的信心與支持。

小琳(化名)透過數位職能陪跑計畫,勇敢展開轉職新挑戰。

施欣錦強調,自去年計畫開展以來,結業學員全數順利就業,印證了「陪跑」模式的有效性。未來基金會將持續串聯產業與教育資源,協助更多青年勇敢跨出轉職步伐,打造屬於自己的新職涯。更多報名資訊可見 介惠基金會官網,或觀看公益影片【打造職場即戰力,為未來加速啟動】YouTube連結

介惠基金會推出『數位職能陪跑計畫』,支持青年邁向職涯新方向。

介惠基金會助偏鄉婦女翻轉人生 推愛相挺盼社會攜手改善

【記者廖宥婷/台北報導】

在台灣的偏鄉,許多婦女長期肩負家庭照顧與經濟壓力,卻因資源不足、在地就業機會有限,不得不離鄉工作或依靠零工維生,家庭與自我發展難以兼顧。同時,高齡化加劇導致照顧需求持續上升,但在照顧人力上仍面臨缺口,形成難以忽視的生活與照顧困境。

「國境之南女力共學堂」學員參與地方創生,以期將所學回饋地方發展

介惠基金會長期深耕偏鄉,近年推動「愛相挺:偏鄉婦女支持計畫」,透過系統化的培力與陪伴行動,協助女性發展職能、自立生活,翻轉自身與家庭處境,並成為社區照顧網絡的重要一環。

介惠基金會實現原鄉婦女兼顧家庭與工作的夢想

從失去中找回價值,她們成為穩定偏鄉的力量來自屏東瑪家鄉的排灣族婦女阿枝,年輕時靠臨工維生,一場車禍失去左腿,生活跌入谷底。在介惠基金會協助下,她重新站起來,成為部落中最值得信賴的照顧者之一。同樣在這條路上找回自己的,還有曾在工廠打拼的單親媽媽小勳。有了在地工作的機會,不僅讓她穩定了收入,也能陪伴孩子成長,重新找回生活的節奏與信心。

介惠基金會推「愛相挺」,盼社會攜手改善照顧與生活困境

在家鄉就業不再遙不可及,在地培力讓改變成真,自 2016 年起,介惠基金會推動「愛相挺:偏鄉婦女支持計畫」,已協助超過百位偏鄉婦女取得在地穩定就業。計畫內容包含職前課程、實習、就業媒合、在地支持與持續賦能,除工作技能外,也涵蓋健康促進、數位應用、金融知能,協助婦女發展多元能力。透過「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模式,婦女能兼顧家庭與工作,也為偏鄉補足長期人力缺口。

偏鄉婦女參與介惠基金會「國境之南女力共學堂」課程,透過表達與互動,建立支持與連

在地共學、與世界接軌,打造偏鄉女力共學堂
為深化對偏鄉婦女的支持,介惠基金會也在屏東設立「國境之南女力共學堂」,作為在地學習與實作的重要基地。透過自我探索、溝通表達等課程,結合企業資源與國際觀念的導入,幫助女性在地扎根的同時,與外部資源同步接軌。不僅協助了她們重新建立自信與職能,也打造出一個婦女彼此連結與支持的社群空間,讓改變不只是個人的努力,更能逐步回饋並帶動社區的整體發展。

介惠基金會協助婦女在地就業,也讓社區內的高齡者能安心生活

打造完整支持系統,陪她們迎接改變、重建生活
介惠基金會執行長施欣錦指出,在推動「愛相挺:偏鄉婦女支持計畫」的過程中,團隊面臨許多挑戰。偏鄉交通不便、語言文化差異,加上人力短缺,讓實際推動工作困難重重。「但我們相信,只要支持系統夠完整,婦女能安心工作、長輩獲得妥善照顧,整個社區就能慢慢活絡起來。」她也盼望社會各界能更多關注偏鄉婦女的處境,成為她們堅實的後盾。唯有支持到位,改變才會發生——讓女性活出選擇,找回力量。

屏東縣府活化舊校園 全齡共創基地溫暖啟用

【記者廖宥婷/屏東報導】

舊校重啟,翻開照顧、交流與共學的新篇章——屏東縣政府今(23)日舉辦「大新全齡共創基地」開幕記者會,正式宣告基地啟用。原位於佳冬的大新國小,轉型為結合照顧服務與社區互動的多功能空間,成為支持照顧者、長輩與在地居民的重要據點。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串聯企業 力邀全民共創

心願匯聚 大新基地注入愛的啟動時刻
屏東縣長周春米親臨出席,與縣府團隊、議員、地方代表、佳冬高農校長、企業與社福團體代表齊聚現場,展現推動全齡共創的共同力量。佳冬社區居民、長者、照顧者與在地青年也熱情參與,為基地注入滿滿能量。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23日舉辦開幕記者會

開幕儀式以「心願匯聚.大新啟航」為主題,縣長與介惠基金會執行長施欣錦將象徵愛與力量的「大心」置入基地標誌中央,貴賓們手持愛心傳遞祝福,共同啟動全齡共創的願景。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開幕儀式由屏東縣長周春米(左)與介惠基金會執行長施欣錦(右)共同啟動

讓共融照顧在地方扎根
屏東縣長周春米表示,大新基地是縣府推動「全齡共融」與「青銀共創」政策的示範據點,委由深耕在地照顧服務的介惠基金會營運,整合長照、共學、社區參與與創新創業資源,導入智慧科技,打造具跨齡互動與公共參與功能的行動基地。

屏東縣長周春米於大新全齡共創基地體適能教室裡,與社區長輩們一同隨音樂律動

介惠基金會長年深耕偏鄉照顧與婦女就業,曾與竹田國中設立全國首座長照實作教室,培育在地照顧人才。將延續照顧教育經驗,讓這座基地不只是空間再利用,更是讓照顧與關係互動自然發生的生活場域。

大新全齡共創基地由屏東縣府委託深耕在地照顧服務的介惠基金會營運

從照顧處方籤出發 打造幸福日常
為提供高齡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皆能使用的共融場域,「大新全齡共創基地」導入「照顧處方籤」概念,規劃多功能空間,包括咖啡館、互動室、手作體驗室、共創教室與體適能教室等,透過實作、輔具使用、體適能等活動,讓服務走入日常、貼近社區,滿足不同年齡與角色的需求,盼社區鄉親多多使用,成為屏南重要照顧基地。

屏東縣長周春米走進實境教室,親身了解照顧服務的實作情境

照顧咖啡 健康律動 開啟青銀交流
開幕當天,各教室同步開放體驗,縣長不僅在體適能教室裡,與社區長輩們一同隨音樂律動,也走進實境教室,親身了解照顧服務的實作情境。最後來到基地亮點之一——屏東首座結合照顧理念的「大心咖啡館」,縣長更在佳冬高農學子的示範下親手沖煮咖啡,獻給現場長輩,透過咖啡的溫度與香氣傳遞誠摯關懷,讓現場洋溢著溫馨與感動。

基地串聯企業 力邀全民共築
介惠基金會執行長施欣錦表示:「我們希望,這裡不僅是一個讓孩子奔跑、長輩交流、照顧者喘息與社區人們彼此連結的場域,更是一個能增進照顧能量,促進世代共學與產業共創的平台。」因此,基地不僅完善空間,也匯聚企業與夥伴共同投入內容與資源。

參與單位包括:有情門捐贈設計家具;均芫實業有限公司捐贈電動醫療照護床;未來親子、東方出版社、三之三國際文教機構、摩方創造提供兒童讀物;和誼創新帶來創意教具;芙玉寶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手工皂課程教學;安泰醫療儀器有限公司提供健康推廣課程並贊助展示護具。

在國境之南 打造世代共好的行動平台
透過企業與社會的攜手參與,相信大新基地將持續連結不同世代與社群,為照顧未來與社區發展提供更多創新的可能,期待在更多支持的匯聚下,這份願景得以持續拓展,讓照顧成為生活中最自然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