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新竹縣SBIR即日起開放申請到7月11日截止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全家一起看見台灣」新五年環境公益關懷計畫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全球首屆「世界加盟日」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力挺國產鮮乳 推動在地信任供應鏈!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齊柏林空間】 展覽主題|「群森之源」、「森林之境」及「森野之續」 《共森》|2025/03/21-2026春季

2025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起跑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原住民族語認證頒獎典禮登場 跨世代、跨國界!見證族語傳承

【台北訊/林秀貝報導】
113年度第2次及114年度第1次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成績優異考生頒獎典禮,於114年9月20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推廣學院隆重舉行。典禮不僅表揚各語別的優秀考生,亦特別肯定非原住民族身分及外籍人士的傑出表現,展現族語推廣及跨越年齡與國界的成果。

圖說: 114年度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頒獎典禮大合照。(照片/原語會 提供)

今年最受矚目的亮點之一,是年僅16歲的Pasang‧Pihu林瀚,成功考取宜蘭澤敖利泰雅語優級。他不僅創下歷屆最年輕優級通過的紀錄,同時也是高級測驗最年輕的紀錄保持人。對他而言,族語不只是課堂知識,而是生活中自然流動的語言,伴隨成長與文化認同,成為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來自瑞士的 Temu Numa Kevin Baetscher 則是另一位焦點人物,他首次報考便通過都達賽德克語中高級,是該語別唯一外籍合格考生。曾於夏威夷攻讀語言博士的他,長期利用假期來台學習族語,去年起定居台灣任教,並已取得萬大賽德克語中高級資格。現因教學地點位於布農族部落,他正積極學習布農語,未來也將挑戰更多語別認證。

圖說: 在113年度第2次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中,年僅16歲的Pasang‧Pihu林瀚脫穎而出,成功通過宜蘭澤敖利泰雅語優級。他以最年輕的姿態創下優級合格紀錄,展現新世代對族語的熱情與堅持。(照片/原語會 提供)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Mayaw‧Kumud 馬耀‧谷木在頒獎致詞時強調,本次頒贈的 iPad 並非單純的獎品,而是「學習的工具」。對學生與家長來說,它凸顯了數位科技不僅能幫助孩子完成作業,更能成為族語學習的利器;對政策推動者而言,這是一項推廣族語數位化學習的重要投資。

圖說:來自瑞士的Temu Numa首次報考就通過中高級測驗,更是都達賽德克語唯一通過中高級測驗外籍考生。不僅展現對原住民族語言的熱愛,也突顯臺灣族語在國際語言學習舞台上的吸引力。(照片/原語會 提供)

本屆認證成果亦相當亮眼。113年度第2次測驗共有 6,596 人合格,114年度第1次則有 5,349 人通過,年齡層分布從最小 6歲至最高 83歲,充分顯示族語學習已遍及各世代。自90年開辦至今,族語認證已邁入第24年,歷經96年與103年兩度制度變革,現已涵蓋 42 種方言,每年平均報名人數逾 4萬人,持續成為推動族語保存與傳承的重要力量。

圖說: 太魯閣族語初級考生 Tuci Lowsing周玉桂,在114年度第1次認證測驗中通過考試,成為本屆最年長的合格考生,象徵族語傳承不僅屬於年輕世代,更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也凸顯原住民族語言在跨世代推廣上的強大韌性。(照片/原語會 提供)

原語會114年原住民族語司儀進階班桃園場圓滿結業! 36小時實戰、最強師資聯手,培育族語主持新勢力

(桃園訊/記者高秀梅報導)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為推動族語的傳承與應用,延續113年族語司儀基礎班成果,辦理114年原住民族語司儀人才培力進階班。以「用聲音渲染原住民族語言之魅力」為核心,持續培育兼具專業素養與實務經驗的族語司儀人才。

圖說:114年度原住民族語司儀人才培力進階班-第一場次(桃園場)結業式合影。(圖/原語會提供)

原語會114年度原住民族語司儀人才培力進階班首場課程,於8月31日在桃園市KIRI國際原住民族文創園區辦理結業式。此次學員培訓總時數高達36小時,其中包含10小時實作課程,全面提升學員的專業素養。與基礎班相比,進階班課程新增「自我定位風格呈現」的舞台魅力養成訓練、「族語司儀稿撰寫」、「主持影片剪輯編輯」及「訪問訪談技巧」等實務課程,幫助學員全面提升司儀主持專業度。

圖說:Alofay Masaw 王慧娟在成果發表榮獲第一名,由原語會董事長Mayaw.Kumud頒發7,000 元獎金與iPad,以肯定其在進階班課程中的優秀表現。(圖/原語會提供)

基金會Mayaw.Kumud馬耀‧谷木董事長表示「鼓勵所有族語司儀人才都能創造屬於自己的舞台,另外在語言傳承與復振的同時,原住民族文化的正確詮釋也非常重要,這也是擔任族語司儀應承擔的重任」,因此本次培力也加入相關課程,提升學員對原住民族文化正確性的敏感度。在最後的獎項公布環節,由去年臺中場績優學員Alofay Masaw王慧娟,榮獲進階班首場第一名,她分享「這次參與由原語會辦理的族語司儀人才培力課程,深刻體會到母語連結文化的力量。希望透過這份經驗,讓族語文化持續活躍、延續在我們的生活中。」

圖說:恭喜Roen Alang沈清雄在成果發表榮獲第二名,由原語會董事長 Mayaw.Kumud 親自頒發 5,000元獎金,肯定卓越成果與舞台表現。(圖/原語會提供)

基金會以持續關注族語司儀人才的培育,邀集跨領域的專業師資,打造最堅強的後盾,透過專業師資的專業引導,希望學員未來能自信而穩健地多角化發展,不論是正式的典禮論壇,亦或是部落祭儀與文化展演的舞台,都能以聲音傳遞情感、用族語連結文化,展現族語傳承與發展的新面貌。

圖說:從基礎班到進階班,一路展現堅持與努力的sayungu ‘e noacachiana 莊孝美,在進階班成果發表上展現自信與光芒,並榮獲第三名,由原語會董事長Mayaw.Kumud親自頒發3,000 元獎金,肯定卓越成果與舞台表現。(圖/原語會提供)

「2025年世界母語日」聚焦原住民族語言復振與傳承

(編輯中心)
由原住民族委員會指導,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原語會)主辦的「2025年世界母語日」族語傳承Lima行動,於2月21日、22日在臺北圓山大飯店盛大舉行。活動不僅透過「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表彰語言推動先鋒,更結合專題演講、討論與成果展示,回顧族語復振的成就,展望未來發展方向。


活動重點之一為「原住民族語言薪傳獎」頒獎典禮,由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 Ljaucu·Zingrur(曾智勇)親自頒獎,向致力於族語研究、保存、傳習與推廣的工作者致上最高敬意。

圖 世界母語日-感恩五周年,感謝族語復振工作者的努力。(照片/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

本屆獲獎者來自全臺各地,他們長年投入族語復振,透過公開表揚與經驗分享,傳遞族語傳承的精神,期望喚起更多族人參與語言復振行動,讓原住民族語言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適逢原語會成立五週年,活動特別規劃專題演講與討論,回顧過去五年來的努力與成就。原語會董事長Mayaw.Kumud 馬耀.谷木以「原語會歷年回顧及未來展望」為題發表開場演說,深入剖析原語會在語言復振政策、教育推廣、研究發展等方面的貢獻,並提出未來發展藍圖。

圖三 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制度變革與未來展望講者大合照 。(照片/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

此外,原語會認證測驗組Milingan戴佳豪主任、教育推廣組Mulas Ismahasan陳慧君主任、研究發展組Walaw李少揚副主任及Panay施怡帆研究員,分別就「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制度變革與未來展望」、「族語教育推廣的多元策略」、「書寫族語:紀錄、保存與應用」三大領域進行專題討論,從政從政策層面與實務層面全面剖析語言復振計畫的進展,並提出未來的發展方向。

圖三 族語教育推廣的多元策略講者大合照  。(照片/原住民族委員會提供)

活動另一亮點為族語司儀人才培力計畫的成果發表。活動兩天的主持皆由**巴奈·葛六(阿美族)擔任,並攜手培力計畫優秀學員Pinik Pasaraadr(潘姵妏,卑南族)共同主持,全程以族語進行,引領與會者沉浸在濃厚的族語文化氛圍中,展現族語專業人才培育的具體成效。為讓更多族人及社會大眾參與本次活動,特別安排五種原住民族語言(阿美語、排灣語、泰雅語、鄒語、拉阿魯哇語)進行同步直播,透過原語會Facebook及YouTube讓無法親臨現場的朋友,也能見證這場族語文化盛會,進一步推動族語的影響力。

「2025年世界母語日」族語傳承Lima行動,圓滿落幕,活動不僅表彰語言推動者,更透過演講與討論深化對族語復振的理解與推廣,讓社會各界見證語言傳承的努力與成果。未來,原語會將持續推動多元語言發展計畫,深化族語研究、保存、推廣與復振,讓原住民族語言在世代間綿延不絕,成為連結族群認同的重要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