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新竹縣SBIR即日起開放申請到7月11日截止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全家一起看見台灣」新五年環境公益關懷計畫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全球首屆「世界加盟日」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力挺國產鮮乳 推動在地信任供應鏈!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齊柏林空間】 展覽主題|「群森之源」、「森林之境」及「森野之續」 《共森》|2025/03/21-2026春季

2025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起跑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校園國家防災日演練:屏東齊心 防震強韌

【者廖宥婷 /屏東報導】

為響應114年度國家防災日活動,屏東縣政府於19日上午9時21分,同步辦理縣內高中以下學校地震避難演練,屏東縣長周春米前往屏東市大同國小視察,全程參與演練活動,強調防災教育不僅是一種應急訓練,更是保護學童安全的重要環節。

114校園國家防災日演練_大合照

此次演練模擬強震及複合性災害情境,隨著警報響起,全校師生第一時間就地趴下、掩護、穩住,隨後在老師帶領下有序疏散至安全地點並清點人數。現場同時模擬地震造成學生受傷,消防隊進行檢傷、包紮與送醫處置,另有校園廚房因電線短路引發火警,防災編組立即啟動初期滅火並通報消防單位,整體過程逼真緊湊,展現校園與消防單位協同合作的實戰應變能力。

114校園國家防災日演練_學童至操場避難

縣長周春米表示,極端氣候下天災何時發生難以預料,唯有平時加強準備,才能在災害發生時減少損害、加速復原。此次演練重點包含地震發生時的「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以及疏散清點與火災應變,學生表現相當確實,顯示平日訓練已發揮作用。

114校園國家防災日演練_周縣長與學童合照

周縣長強調,防災教育必須從小扎根,學校是推廣觀念的重要起點,今天全縣各級學校同步辦理防災演練,其中大同國小更結合消防局,透過實境模擬呈現地震後可能伴隨的火警與傷患狀況,讓學生不僅熟悉避難流程,也能在臨危時保持冷靜,培養自救互救的能力,打造更強韌的防災體系。

114校園國家防災日演練_周縣長防災演練

「這讓我們更有信心,如果真的遇到地震也不會慌張。」大同國小學生張婞璿表示,透過演練,學到地震發生時該如何正確應對,不僅能冷靜完成「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也能在疏散過程中不推擠,按照平時演練程序安全逃生。

114校園國家防災日演練_火災消防演練

屏東縣政府教育處表示,此次防災日演練在縣府、學校與消防局的合作下圓滿完成,透過模擬地震後的複合性災害情境,包括火警應變與傷患救護,讓學生親身體驗處置流程,不僅加深印象,更培養臨危不亂的能力。未來縣府也將持續深化防災教育,讓防災意識深植校園,展現「屏東齊心、防災強韌」的決心,並為「巨震求生、強韌整備」主軸寫下最佳示範。

六分局參訪逢甲大學 共善樓見證學術與警政跨域合作

【記者廖宥婷 /台中報導】

【台灣電報記者廖宥婷 /台中報導】

臺中市政府警察局第六分局於 9 月 17 日舉辦轄內參訪活動,特別選在學術重鎮──逢甲大學舉行。由校長、副校長及學務長親自引領,參訪今年初啟用的地標性建築「共善樓」,透過學術與警政的跨域交流,開啟合作新契機。

第六分局於 9 月 17 日舉辦轄內參訪活動,特別選在學術重鎮──逢甲大學舉行

承載教育精神的逢甲大學
逢甲大學自 1961 年創校,以清末抗日將領丘逢甲為名,承襲「興學救國」精神,並以「忠、勤、誠、篤」為校訓,奠定育才核心價值。歷經六十餘年發展,如今已成全臺知名大學,除工科與商管領域具特色外,鄰近校園的「逢甲夜市」更是臺中城市文化的重要象徵。

參訪今年初啟用的地標性建築「共善樓」

共善樓展現建築與教育新典範
此次參訪重點「共善樓」由世界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於 2025 年初落成。建築理念以「共善教育」為核心,象徵平等、尊重與希望。外觀與自然景觀共生,僅兩層樓卻蘊含巧思,室內設有大講堂、多功能廳及多間教室,兼具美學、永續與多元功能,被譽為現代校園建築新典範。

參訪重點「共善樓」由世界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

警政與教育的共同使命
第六分局選擇在逢甲大學舉辦參訪,象徵警政工作與學術教育同樣承擔培育人才、服務社會的責任。透過實地體驗共善樓的精神,警察同仁更深刻體會到教育與警政在守護校園安全與城市發展上的互補關係。

警察同仁更深刻體會到教育與警政在守護校園安全

攜手守護校園與社區
第六分局長周俊銘表示,誠摯感謝逢甲大學的熱情接待,讓同仁能在兼具教育理念與城市願景的空間中,重新思索警政使命。他強調,警察工作與教育一樣,都是社會安全與進步的基石。未來第六分局將持續守護校園周邊治安,與校方攜手營造安心求學與生活的環境,共同打造更安全、更進步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