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新竹縣SBIR即日起開放申請到7月11日截止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全家一起看見台灣」新五年環境公益關懷計畫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全球首屆「世界加盟日」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力挺國產鮮乳 推動在地信任供應鏈!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齊柏林空間】 展覽主題|「群森之源」、「森林之境」及「森野之續」 《共森》|2025/03/21-2026春季

2025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起跑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藝術馬祖!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官方行程 只要1980元超值!

(馬祖訊/記者林秀貝報導)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已於9/5在四鄉五島盛大開展,首度推出的官方行程,首週上線即秒殺,獲得觀眾熱烈好評,不僅有專業解說員帶領,專車接送至各展區,還能得到限量的藝術島護照及官方周邊,以及品嚐期間限定的藝術餐桌「拍楸飯」,有吃有喝還有得看,讓體驗的觀眾直呼太值得。

圖說: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行程亮點(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南竿路線,走進坑道和軍事據點,國際藝術家作品一次看柳幸典《哥吉拉計畫 ー 健康島嶼幸福馬祖》、米谷健與茱莉亞《生命之網》免預約入場
南竿行程將走進坑道和軍事據點,欣賞許多國際藝術家的作品,包含26據點,台裔加拿大藝術家李佩珊的《不是誰的棋子,我們是…》;八八坑道,韓國藝術家鄭然斗《第88號記憶的顫音》;山隴排練場,日本藝術家組合米谷健與茱莉亞的《生命之網》;山隴舊體育館,日本藝術家柳幸典的《哥吉拉計畫 ー 健康島嶼幸福馬祖》以及53據點,日本藝術家狩野朋子&中坪多惠子《馬祖島來信》。

圖說: 南竿一日遊行程。(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此外,還可以在53據點感受馬祖書信往返的歷史並親手書寫明信片寄出,在民俗文物館欣賞以拍楸為主題的展覽「十人十海」,也可以走入77據點,在《菊花五千朵》的作品中,感受戰爭的殘酷與無情。南竿一日遊行程從上午於南竿機場或山隴公車總站集合出發,依序導覽26據點、八八坑道、民俗文物館等展點,中午享用藝術島限定餐,下午則前往53據點、77據點、山隴排練場與舊體育館,最後返回集合地點。

圖說: 北竿一日遊行程。(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北竿路線,走入芹壁、橋仔、坂里及后沃聚落,看見不同面向的馬祖風情

圖說:北竿路線_林聖峰Lin Sheng-Feng 《海量 Sparkling Abundance》。(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軍魂電廠及40據點經典重現,劉致宏《漁汐》、林聖峰《海量》等精彩作品
北竿行程將走進芹壁、橋仔、坂里及后沃聚落,在巷弄中,跟著策展人陳敬寶和藝術家的視角,深入北竿日常欣賞作品,包含坂里聚落,陳敬寶《尋常人家》;坂山大宅,陳伯義《擺暝嘉年華》;芹壁聚落,許家維《鐵甲元帥三部曲(龜島、靖思村、神靈的書寫)》、《御甲戲園》;后沃聚落陳以軒《風化顯影》、陳伯義《據點的凝視》。

圖說:北竿路線_陳以軒Chen I-Hsuen《風化顯影 Weathering Lithography》(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而在橋仔聚落,劉致宏的《漁汐》用網繩回應拍楸打樁的記憶;位於后沃,由林聖峰創作的《海量》,則以酒甕回應馬祖的日常生活。此外,也別錯過40據點和軍魂電廠,由台電公共藝術的策展經典再次重現,回應馬祖的軍事歷史與故事。

圖說:北竿路線_劉致宏 Liu Chih-Hung《魚漬 Pickled _ Steeped》請標註來源: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S。(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北竿一日遊則自塘岐機場與白沙港出發,走訪40據點、坂里聚落、后沃與軍魂電廠,中午享用藝術島餐桌,下午再前往橋仔五間排、芹壁聚落,最後返回白沙港或北竿機場。兩條行程皆以輕鬆節奏串連展區,讓遊客在一天之內完整感受藝術島魅力。

圖說:北竿路線_劉致宏 Liu Chih-Hung《漁汐 Tide _ Time》_請標註來源:狐色影像製作 WHOSE IMAGE STUDIO。(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為了讓更多旅人深入體驗這場島嶼與藝術交織的盛會,官方特別推出南竿與北竿兩條一日遊行程,每人僅需新台幣1,980元,即可享受全程接駁、專業導覽與限定餐桌「拍楸飯」體驗,帶領遊客在一天之內走訪多個核心展點,完整感受藝術島的文化氛圍。此外,參與者還能獲得限量護照、官方周邊與在地伴手禮,留下專屬於藝術島的紀念。

圖說:北竿路線_陳伯義Chen Po-I《據點的凝視Outlooks from Military Fortresses》。(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拍楸」原為馬祖漁民設置定置網的工序,也是象徵團結與搏海精神的重要文化符號。本屆藝術島以「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為題,正是希望藉由藝術展覽與官方行程,讓更多人透過親身體驗,理解這片海洋文化的深度。本行程為官方唯一授權的專屬路線,將藝術展覽、島嶼記憶與生活美學結合,適合喜愛深度旅行與文化探索的旅人參與。

圖說:南竿路線_米谷健+茱莉亞 Ken+Julia YONETANI《生命之網Web of Life》。(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行程購買請點>>> https://reurl.cc/9n7kNv

每一個馬祖人,都有自己的海 「十人十海」展覽,從漁開始,述說馬祖列島的故事

[記者林秀貝/綜合報導]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重新凝視島嶼與海洋、人與地景之間的深層連結。

圖說:《十人十海》是本屆藝術島重要的文化展演軸線之一,本展希望點出,馬祖是由「漁」開始的群島,也是馬祖社會網路、日常紋理、群體記憶的核心。(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十人十海」是本屆藝術島重要的文化展演軸線之一,本展希望點出,馬祖是由「漁」開始的群島,「漁」也是馬祖社會網絡、日常紋理與群體記憶的核心。「十人十海」,意味著每一個馬祖人,都有自己的海。本展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黃貞燕、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副執行長郭美君、藝術家劉致宏共同策劃,將配合藝術島開幕於9月5日 在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正式開展,後續也將延長展出至2026年2月28日。

圖說:人海漁群像攝影作品展區模擬(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展覽以五個馬祖漁業文化的核心關鍵字 ── 下江、辦季頭、討沰、做鹹、魚路 ── 為基礎,透過影像、聲音、物件、裝置作品與馬祖在地共創等多元形式,呈現出馬祖居民與海洋共存的生活技藝與記憶,層層堆疊出馬祖人與海洋之間密不可分的情感紋理。

圖說:攝影藝術家張良一的《人、海、漁群像》,以紀實手法捕捉馬祖島民與海共生的勞動現(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展覽匯聚多組作品呈現馬祖人海漁關係的多元面向。攝影藝術家張良一的《人、海、漁群像》,以紀實手法捕捉馬祖島民與海共生的勞動現場與身體記憶,映照著海上生活的真實肌理。聲音藝術家張子霽創作的《有潮室》,則將漁村生活的環境聲響與在地訪談語句編織為沉浸式聲景作品,讓觀者以聽覺感知這片海洋所承載的日常與歷史。

圖說:攝影藝術家張良一的《人、海、漁群像》,以紀實手法捕捉馬祖島民與海共生的勞動現(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人、海、漁的記憶與技藝》以田野為基礎,透過討沰工具、魚網、漁具等物件,與漁人口述描繪的海上景觀,重現漁村生活的智慧與節奏,讓觀眾看見技藝背後的生命故事。

圖說:聲音藝術家張子霽創作的《有潮室》,將漁村生活的環境聲響與在地訪談語句編織為沉(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藝術家劉致宏延續第二屆藝術島獲得馬祖漁人們廣泛迴響的《漁光》,為本次南竿展出《漁光2.0》新樣貌,營造出如同漫游潮水之中的觀展體驗。觀者仿若沉入水下,在光線與呼吸之間感知魚群洄游與潮汐的律動,也形象化出漁民與海洋之間互信互依的關係。

圖說:聲音藝術家張子霽創作的《有潮室》,將漁村生活的環境聲響與在地訪談語句編織為沉(圖/連江縣政府)

此外,《小手畫大海》由馬祖多位親子與介壽國小學生共同創作,以孩童視角描繪馬祖常見魚種,透過懸掛漂浮於牆面上的彩繪作品,象徵一群在海中洄游的魚群,也象徵文化的記憶與想像正在向下一代傳遞與流動。

圖說:藝術家劉致宏延續第二屆藝術島獲得馬祖漁人們廣泛迴響的《漁光》,特別為本展製作(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十人十海」以藝術手法再現深刻的地方知識,策展團隊透過多種媒材與在地共創,將人、海、漁的關係中被忽略的在地觀點與美感重新帶回公共視野,也讓馬祖海洋生活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被看見。這場展覽試圖喚起觀者對島嶼生活的共感,讓曾經的勞動記憶與文化節奏,持續在當代馬祖流動與發聲。
作品資訊
⮚ 策展:十人十海 Ten Lives Ten Seas
⮚ 策展人:黃貞燕、郭美君、劉致宏
⮚ 展出地點: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

圖說:《漁光2.0》作品媒材示意(藝術家劉致宏提供)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
展期:2025/9/5-11/16
藝術島各項資訊:https://portaly.cc/matsubiennial

圖說:《小手畫大海》由馬祖多位親子與介壽國小學生共同創作,以孩童視角描繪馬祖常見魚種(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書信計劃喚回馬祖通信記憶,藝術島臨時代辦所傳遞手寫溫情

【記者林秀貝/馬祖報導】

馬祖在戰地政務時期,因通訊和運輸不變,信件是普遍對外聯繫的管道,無論是馬祖居民或是軍人,特殊的通信經驗成為在馬祖的共同回憶。書信不僅承載個人記憶,也反映集體歷史。延續上一屆書信計畫以軍郵歷史、收信快樂主題帶來的感動,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書信計畫:穿越蟲洞的書信——致外島時光」以軍旅信件與家書為核心,向大眾徵集相關書信,探索在地緣政治與離散經驗下,個人如何透過書寫維繫情感與生命意志。作品將於南竿53據點的戶外空間、營舍與鋼琴碉堡呈現,觀眾可閱讀書信並書寫明信片,讓手寫溫度重現,喚醒戰地記憶與情感共鳴。

圖說:日本藝術家狩野朋子與中坪多恵子《馬祖島來信》作品手繪稿。(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計畫邀請兩組藝術家,將徵集之書信轉化為藝術作品,引領觀眾穿越歷史,創造跨越時空的共感。日本藝術家狩野朋子與中坪多恵子的《馬祖島來信》結合書信展示與自然景觀,摘錄書信捕捉過往軍人在馬祖與臺灣之間魚雁往返的情懷,並借用島民座椅融入在地元素,展示於南竿53據點的戶外空間與營舍。觀眾可在營舍閱讀軍旅書信,再於戶外創作桌椅上書寫藝術家之手製明信片,寄出自馬祖島的信件。臺灣藝術家張致中的《家書》設於鋼琴碉堡地下一樓,以感濕油墨與滴水裝置呈現書信記憶的浮現與隱沒,記錄離散與重聚的軌跡,也暗示馬祖從漁業聚落到軍事島嶼的劇變。觀眾亦可翻閱組件,感受時代情感的質地與溫度。

圖說:臺灣藝術家張致中《家書》作品手繪稿,感濕油墨與滴水裝置呈現書信記憶的浮現與隱沒。(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馬祖過去為軍郵局系統,和臺灣本島郵政服務略有不同,透過設立在民間鐘錶行、雜貨店等的郵政代辦所,作為村落信件轉運站。因此特別於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5日至11月16日展期間設計「臨時郵政代辦所」裝置與活動,將在馬祖四鄉五島上移動,以延伸計畫範圍,現場提供特製明信片、紀念印章與郵筒,展示書信選摘,觀眾可閱讀後書寫明信片或信件,寄給親友或自述島上記憶。由臨時代辦所提供代寄服務重現戰地郵務情境,讓觀眾透過書寫將個人情感與馬祖歷史相連,重溫書信時光。

圖說:書信計畫「臨時郵政代辦所」特製活動信紙(示意圖)。(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9月5日至11月16日展開,展期73天是歷屆最長,於四鄉五島帶來超過50件作品,邀請您一起走入四鄉五島,感受馬祖的獨特魅力。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
展期:2025/9/5-11/16
FB:www.facebook.com/matsubiennial
IG:www.instagram.com/matsubiennial

【馬祖端午訂房率全台第一!藍眼淚、微光馬祖系列活動、越野賽、藝術島接力登場 暑假旅遊亮點一波接一波】

【編輯 林秀月/綜合報導】

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114年端午節連假期間,馬祖(連江縣)以平均訂房率 71.89% 勇奪全台第一,成為全國唯一住宿率突破七成的地區,展現馬祖在國旅市場的強勁吸引力。隨著夏季旅遊熱度持續升溫,馬祖端午連假機票更是一票難求,呈現「供不應求」的熱況。

圖說:北竿海洋觀光年活動,吸引眾多遊客前往。(照片/龍福旅行社 提供)

馬祖每年春夏之交為知名的藍眼淚觀賞高峰期,吸引大批遊客夜間造訪,追逐夢幻光景。連江縣政府表示,今年暑期將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活動,包含:

  • 立槳(SUP)體驗活動,結合「海上看馬祖」主題,讓遊客透過划槳方式飽覽海岸風光。
  • 「微光馬祖」系列活動,串聯夜間觀光亮點,包括夜間導覽、市集與音樂會。
  • 「海上看東引」、「海上看莒光」航線體驗,從海上視角欣賞壯闊島嶼景觀與戰地風光。
  • 大坵賞鹿行程,深受親子旅客喜愛,感受與野生梅花鹿近距離互動的療癒魅力。
  • 7月北竿海洋觀光節,將結合音樂、市集與海洋體驗,打造具地方特色的夏季慶典。
  • 8月2日東引軍事越野挑戰賽:結合軍事地形與極限運動路線,讓參賽者穿梭於碉堡、陡坡與戰地遺跡之間,挑戰極限、體驗硬派馬祖風格。
  • 9月13日莒光星光夜跑,以「星光」、「海岸」、「運動」為主題,讓旅客在夏末夜晚感受別樣馬祖風情。

圖說:海上看莒光-讓旅客在夏末夜晚感受別樣馬祖風情。(圖/東莒船老大民宿 提供)

馬祖憑藉藍眼淚等季節限定景觀,以及創新多元的暑期活動規劃,成功吸引大量旅客提前規劃行程,穩居熱門旅遊目的地之列。

圖說:海上看莒光航線體驗,可從海上視角欣賞壯闊島嶼景觀與戰地風光。(圖/東莒船老大民宿 提供)

連江縣政府表示,未來將持續整合在地自然資源與文化特色,打造具創新與深度的觀光活動,擴大馬祖旅遊市場版圖。同時也積極強化交通運輸與住宿品質,協調航運與航空業者,提升整體旅遊接待能量。

馬祖正以其獨特的海洋文化與自然魅力,躍升為國內外旅客暑期旅遊首選,無論想追藍眼淚、玩水、賞鹿或體驗星光夜跑,今年夏天,到馬祖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