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度新竹縣SBIR即日起開放申請到7月11日截止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全家一起看見台灣」新五年環境公益關懷計畫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全球首屆「世界加盟日」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力挺國產鮮乳 推動在地信任供應鏈!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參訪克拉克聯誼旅遊
2025與神同行遊雲林滿額500抽豪禮
【齊柏林空間】 展覽主題|「群森之源」、「森林之境」及「森野之續」 《共森》|2025/03/21-2026春季

2025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6月10日起跑!

第二屆《齊柏林飛閱台灣攝影獎》徵件起跑
previous arrow
next arrow
 

每一個馬祖人,都有自己的海 「十人十海」展覽,從漁開始,述說馬祖列島的故事

[記者林秀貝/綜合報導]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以「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為主題,重新凝視島嶼與海洋、人與地景之間的深層連結。

圖說:《十人十海》是本屆藝術島重要的文化展演軸線之一,本展希望點出,馬祖是由「漁」開始的群島,也是馬祖社會網路、日常紋理、群體記憶的核心。(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十人十海」是本屆藝術島重要的文化展演軸線之一,本展希望點出,馬祖是由「漁」開始的群島,「漁」也是馬祖社會網絡、日常紋理與群體記憶的核心。「十人十海」,意味著每一個馬祖人,都有自己的海。本展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黃貞燕、原典創思規劃顧問有限公司副執行長郭美君、藝術家劉致宏共同策劃,將配合藝術島開幕於9月5日 在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正式開展,後續也將延長展出至2026年2月28日。

圖說:人海漁群像攝影作品展區模擬(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展覽以五個馬祖漁業文化的核心關鍵字 ── 下江、辦季頭、討沰、做鹹、魚路 ── 為基礎,透過影像、聲音、物件、裝置作品與馬祖在地共創等多元形式,呈現出馬祖居民與海洋共存的生活技藝與記憶,層層堆疊出馬祖人與海洋之間密不可分的情感紋理。

圖說:攝影藝術家張良一的《人、海、漁群像》,以紀實手法捕捉馬祖島民與海共生的勞動現(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展覽匯聚多組作品呈現馬祖人海漁關係的多元面向。攝影藝術家張良一的《人、海、漁群像》,以紀實手法捕捉馬祖島民與海共生的勞動現場與身體記憶,映照著海上生活的真實肌理。聲音藝術家張子霽創作的《有潮室》,則將漁村生活的環境聲響與在地訪談語句編織為沉浸式聲景作品,讓觀者以聽覺感知這片海洋所承載的日常與歷史。

圖說:攝影藝術家張良一的《人、海、漁群像》,以紀實手法捕捉馬祖島民與海共生的勞動現(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人、海、漁的記憶與技藝》以田野為基礎,透過討沰工具、魚網、漁具等物件,與漁人口述描繪的海上景觀,重現漁村生活的智慧與節奏,讓觀眾看見技藝背後的生命故事。

圖說:聲音藝術家張子霽創作的《有潮室》,將漁村生活的環境聲響與在地訪談語句編織為沉(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藝術家劉致宏延續第二屆藝術島獲得馬祖漁人們廣泛迴響的《漁光》,為本次南竿展出《漁光2.0》新樣貌,營造出如同漫游潮水之中的觀展體驗。觀者仿若沉入水下,在光線與呼吸之間感知魚群洄游與潮汐的律動,也形象化出漁民與海洋之間互信互依的關係。

圖說:聲音藝術家張子霽創作的《有潮室》,將漁村生活的環境聲響與在地訪談語句編織為沉(圖/連江縣政府)

此外,《小手畫大海》由馬祖多位親子與介壽國小學生共同創作,以孩童視角描繪馬祖常見魚種,透過懸掛漂浮於牆面上的彩繪作品,象徵一群在海中洄游的魚群,也象徵文化的記憶與想像正在向下一代傳遞與流動。

圖說:藝術家劉致宏延續第二屆藝術島獲得馬祖漁人們廣泛迴響的《漁光》,特別為本展製作(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十人十海」以藝術手法再現深刻的地方知識,策展團隊透過多種媒材與在地共創,將人、海、漁的關係中被忽略的在地觀點與美感重新帶回公共視野,也讓馬祖海洋生活的複雜性與多樣性被看見。這場展覽試圖喚起觀者對島嶼生活的共感,讓曾經的勞動記憶與文化節奏,持續在當代馬祖流動與發聲。
作品資訊
⮚ 策展:十人十海 Ten Lives Ten Seas
⮚ 策展人:黃貞燕、郭美君、劉致宏
⮚ 展出地點:南竿馬祖民俗文物館

圖說:《漁光2.0》作品媒材示意(藝術家劉致宏提供)

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拍楸 —— 你的海洋,我的陸
展期:2025/9/5-11/16
藝術島各項資訊:https://portaly.cc/matsubiennial

圖說:《小手畫大海》由馬祖多位親子與介壽國小學生共同創作,以孩童視角描繪馬祖常見魚種(圖/連江縣政府提供)

2025藍色海洋觀光啟航,馬祖國際藝術島9月登場

【綜合報導/林秀貝報導】

連江縣政府今(17)日發布2025年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9月5日至11月16日盛大登場,展期歷屆最長,橫跨73天。本屆主題為「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邀集來自日本、澳洲等多國超過30組藝術家,於四鄉五島帶來50餘件藝術創作,透過多元媒介詮釋海洋文化,開啟島嶼與世界的藝術對話。

圖: 藍色公路海洋觀光啟動儀式。 (圖/連江縣政府 提供)

連江縣縣長王忠銘於參加「2025藍色公路海洋觀光記者會」致詞時表示,馬祖自古以海為生,海洋不僅是居民生活的日常,更是地方文化與觀光發展的根本。他強調,藍色公路串聯台灣與離島,是馬祖邁向國際、推動觀光轉型的重要動力,並特別感謝交通部及航港局對離島交通與觀光政策的長期支持,讓馬祖在建設與行銷上得以穩健前行。

圖:藍色公路海洋觀光記者會王縣長忠銘致詞。 (圖/連江縣政府 提供)

本屆藝術島主題「拍楸」(pha-jiu)源自閩東語,是一種需集結眾人之力、以竹樁入海進行捕魚的傳統技藝,代表了馬祖人向海致敬的精神,也希望透過多元藝術形式,呈現馬祖豐富的海洋文化。展覽期間,旅人可搭乘藍色公路航線,展開跳島之旅,穿梭於軍事遺跡、閩東聚落與自然風景之間,感受藝術與土地交融的生命力。

圖:2025年「馬祖國際藝術島」將於9月5日至11月16日盛大登場。 (圖/連江縣政府 提供)

藍色公路不只是交通路線,更是馬祖通往世界的文化廊道。連江縣政府誠摯邀請國內外旅人啟程馬祖,走向海洋,走進藝術,共同體驗島嶼與藝術交會的感官盛會。

更多資訊請見馬祖國際藝術島FB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EgRtSSK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