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導/花蓮】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溢流,大水沖進鄰近鄉鎮致災,近日因災後救援需求,人力與物資從全台各地湧入,但分配過程頻傳混亂,有災民甚至一度只能啃饅頭果腹,便當供應不到位。
經濟部今(28日)宣布,將自明(29日)日起,由中央協助提供便當給第一線救災人員與志工。為確保救災人員有充足體力投入災後復原工作,農糧署將每日準備便當送至指揮中心,再由國軍及志工協助分送。發放時間固定為每日中午12:30及晚間18:00,地點如下:
光復國中(大馬村):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林森路200號
光復商工(大同村):花蓮縣光復鄉大同村林森路100號
王村長(大馬村):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武昌街173號
此外,車站出口也將設置口糧發放點,方便志工隨時補充能量。經濟部希望透過此措施,讓所有參與救災的人力充沛,共同加速花蓮復原進程。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總會長林務局長呼籲,花蓮災後救援應聚焦實質幫助,咋天湧入三萬多人反而造成救災困難。全台各界愛心湧入,充分展現台灣人的溫暖與互助精神。然而,前往災區的行動應以「有效救災」為優先,避免造成資源耗損與現場混亂。
林務局長總會長指出:
1.前往救災請量力而為 — 真的有能力協助者,務必穿著適合服裝與雨鞋。避免增加救災困難與消耗資源。
2.物資目前不缺,現金捐助更實際 — 災區物資已充足,建議善心人士捐款給花蓮縣政府或信任的親友、社福團體,確保資源分配更有效率。
3.政府應過濾進入災區人員 — 避免非必要人員進入,盡量搭火車再步行進入、不要開車。讓真正的救災人力能發揮最大效用。
4.民間愛心持續投入 —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常務監事余國基(阿美麻糬-花蓮麻糬世家),帶領會員與員工,每日製作2,000多顆包子、饅頭現場發放,協助災民渡過難關。
「災後重建需要時間與專業,讓我們把愛心用在刀口上,有心者請捐款支援,讓花蓮能更快恢復元氣。」